评审主席

大卫·库苏马
IAG汽车公司产品与研发主管
现任IAG汽车公司产品与研发主管,负责产品战略制定并推动创新。该公司是汽车售后市场的领先创新者,专注高性能和越野车细分市场。他曾在奥力根工具公司担任产品管理&创新部门高级副总裁,也曾在特百惠担任全球创新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工作。他是行业公认的领导者,获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会士称号,还曾任世界设计组织(WDO)主席。其拥有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材料工程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荷兰蒂尔堡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机械工程、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业设计学士学位。

柳冠中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终评
Final comment ▶

大卫·库苏马
IAG汽车公司产品与研发主管
现任IAG汽车公司产品与研发主管,负责产品战略制定并推动创新。该公司是汽车售后市场的领先创新者,专注高性能和越野车细分市场。他曾在奥力根工具公司担任产品管理&创新部门高级副总裁,也曾在特百惠担任全球创新副总裁、负责产品研发工作。他是行业公认的领导者,获美国塑料工程师协会(SPE)和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会士称号,还曾任世界设计组织(WDO)主席。其拥有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材料工程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荷兰蒂尔堡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机械工程、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业设计学士学位。

柳冠中
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其“生活方式说”、“共生美学观”、“事理学”等理论方法在国内乃至国际设计界都产生了导向性影响,形成了中国自己的设计理论体系。
复评
尼古拉·斯雷托维奇
新规范工作室
凭借瑞士工业设计与跨文化沟通背景,以及超过13年的跨洲际专业设计经验,为每个项目注入跨学科专业知识。曾与《财富》500强企业合作,并获得超过25项设计奖项,包括G-Mark、红点奖和iF设计奖,以及众多全球设计专利。担任中国及海外多所大学的讲师、客座教授和国际设计评委获得过诸多荣誉,并推动多款产品取得全球成功。

崔明桓
月刊设计
大学期间学习平面设计,研究生阶段研究美学。2012年加入《月刊设计》担任记者,撰写涵盖设计各领域的文章,自2021年起担任主编。曾担任韩国工艺与设计基金会“工艺设计产品开发奖”、 “A.N.D.奖”及“金衡最佳设计奖”的评委。

御园秀一
JIDA 特别顾问
御園秀一(MISONO, Hideichi),日本籍,1947 年 2 月 23 日出生。他曾参与丰田多个项目,任丰田加州工作室 CALTY 执行副总裁、丰田设计中心设计总监,主导丰田设计集团工作并助力确立其设计理念。2004-2012 年任 TECNO ART RESEARCH Co Ltd 总裁兼 CEO。他曾任千叶大学教师(至 2016 年),在全球多地授课,尤其在中国合作 12 所高校。现任 JIDA 特别顾问、JDP Good Design Fellow,及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客座研究员 / 受聘专家。

孙卓然
PDD
曾经营自己的工业设计咨询公司六年,并担任瑞士品牌设计公司上海及台北办公室的创意总监。 过去12年间,查尔斯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为贝克顿·迪金森、史密斯医疗、美敦力等跨国企业,以及三友、上海电气、威高等中国本土企业提供创新项目服务。自2006年起常驻中国。

汤重熹
清美工业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特邀副会长
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荣誉会长,事理学工业设计(重庆)有限公司执行长。荣获中国设计杰出贡献奖,金质奖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设计70人荣誉称号、“全国工业设计教育十佳”、“大湾区设计领袖”等称号。著有著作《设计力就是竞争力》等17部,国家规划教材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省市科项目等十余项,坚持从事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设计实践。

李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陕西省工业设计发展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兼国际IF设计大赛概念组函评专家、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人机交互、工业设计、人机工程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获得红点/IF/A-Design/G-cross等多个国际设计奖项,发表高水平核心40余篇,主编教材1部,获得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莫里茨·路德维希
埃森哲 IndustryX.0 董事总经理、designaffairs中国执行总裁
带领拥有超过50名创意者的团队,为超过40家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及初创企业提供了出色的设计与战略咨询服务,包括支付宝、谷歌、保时捷、奥迪、宾利、星巴克、卡地亚等。作品获得多项全球知名设计奖项,包括德国红点奖、德国iF设计奖、CES创新奖以及欧洲ISPO时尚奖等。

王双卫
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会长
博士,博后导师,政协委员,广东医药价格协会副会长,哈工大特聘教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和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广东省急救设备和生命支持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和技术审评专家。

周翔
迈瑞医疗集团原工业设计中心首席设计总监
国家首批高级工业设计师,荣获迈瑞集团二十周年卓越贡献奖、光华龙腾中国设计贡献奖银质奖,任广东省工业设计大赛决赛评委。蝉联第二届第三届深圳市工业设计市长杯大奖,荣获数十项Red dot、IF、IDEA等国际设计大奖,开创了中国医疗行业创新设计流程和方法论。

孙守迁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计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全省数字创意智能系统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复杂系统与装备创新设计、智能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虚拟人技术及应用、数字创意等领域的研究,获省部级和国家奖5项以上,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多项。

李剑叶
阿里云智能集团设计部总经理,通义实验室设计负责人,北京冬奥会火炬设计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客座讲师,iF Design Award德国汉堡工业设计奖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智库首批专家,2023北京市工业设计促进专项杰出设计人才,代表作北京2022冬奥会“飞扬”火炬、火种灯及仪式台。领导国家级重点设计项目,推动云计算和AI服务社会;主导7项国家设计标准;获iF金奖、Red dot等100余奖项及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资质。

张明
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文化部文化创意重点入库人才、设计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首届紫金文化创意英才。为三星、博世西门子、海尔、日本大金等全球知名企业提供设计及咨询服务。

吴昊天
美团高级总监、无人机硬件研发负责人
毕业于普渡大学与斯坦福总裁班,曾在英特尔工作,负责自动驾驶、工业控制和机器人解决方案。在低空物流、智能硬件、无人系统等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创新研究和产品开发经验。创造并产品化了价值近数十亿美元的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并获得了6项科研奖励。发表了约20篇论文和专利。

兰超
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联盟主任委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会员,北京高等学校文创设计专业群教学协作委员会委员,海淀区人大代表,海淀区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薛义
南开大学数字创意与智慧设计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河北工业大学(天津)艺术设计系教授、系主任,并创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任首任院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会长,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决赛评委。

池建斌
原石家庄铁道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二级教授
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工业设计评审专家、培训专家。曾任教育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学学会理事,河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河北省工程图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主要专业领域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程图学。

吕曦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设计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服务设计人才与机构评定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制造业设计联合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信息可视化、数智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等领域的研究探索,主持光应用在智能汽车领域全场景体验创新、“AI+艺术”创新应用探索研究、老年智慧康养服务设计等多项跨学科设计实践与研究。获评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

何净植
南方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
拥有卡塞尔大学工学学士学位、香港大学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也在卡塞尔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创立“未来生态学研究小组”,以跨学科方法探讨建筑立面中生态与技术的交汇点,特别强调中国本土语境。曾担任CAADRIA主席,现任CAADFutures基金会副主席,并共同编辑了Springer设计研究基金会系列丛书中的《设计控制论:探索新领域》一书。
◀ Reappraisal
初评
preliminary assessment ▶

刘卓
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工信部国合中心工业设计领域专家,天津市设计学学会理事。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在SSCI、 CSSCI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及外观专利12项,设计作品获德国红点奖、IF奖等20余项。

陈春梅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正高级经济师,河北未来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理事,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监事。长期从事工业设计、工业和信息化等领域管理和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优秀研究成果贰等奖3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市厅级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学会科技进步奖贰等奖2项、叁等奖1项。

蹤雪梅
徐工集团科技质量部副部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产业教授、燕山大学校外博导。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荣膺中国工业设计优秀奖金奖/银奖、iF、Reddot等60余项国内外设计奖,获中国外观专利金奖、江苏省专利金奖

杨冬梅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河北省工业设计创新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及参与纵、横向课题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及河北省社科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艺术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1项,主持校企横向科研《分离式多功能护理床》等项目量产化5项。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 30余篇,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0余项。

李龙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科研部总监
龙舞华章计划A类高层次人才,2022年度“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深圳市知联会常务理事。牵头承担深圳市重大专项攻关等研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际合作等国家省市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余篇,申请专利近20项,参撰编写学术著作2部。曾获中国专利奖银奖、深圳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及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等。

孙保忠
北京洛可可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
十多年的工业设计工作经验,善于解决产品0-1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医疗大健康领域,严肃医疗品类手术机器人、手术用耗材、急救产品、IVD体外诊断设备、康复产品、医美类院线设备、家用美容仪、呼吸机制氧机血糖仪等大健康产品的设计经验丰富。运用“三品和一”方法模型,帮助企业深度挖掘用户痛点,寻找品类的价值机会,创新新品类产品,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

邱信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来设计学院特聘院长
深圳鹏城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 美国身体觉知设计协会大中华地区设计总监。美国UC Berkeley环境设计学院CED高阶讲师/ 研究员/ 国际策展人,美国Autodesk IDEA Studio研究学者,美国安德森建筑师事务所研究设计总监,设计时尚杂志专栏作家,获多次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个人首奖与团体奖项,并接受央视、新华社、China Daily国际版、深圳卫视等主流媒体专访,讲述设计与建筑相关议题。

蒋红斌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24中国设计产业100强”十佳设计推动人物。从事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机制、设计思维与产品设计战略、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方法相关方面研究。

吴雨练
阿里云体验设计专家
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荣获硕士学位,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先后任职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原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创新孵化器设计专家。为央博、义乌商城集团、建设银行、中海油集团、光明乳业、美孚石油等200家以上客户提供产品智能升级咨询和体验创新服务。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作品于联合国纽约总部、瑞士万国宫总部巡展。

白仁飞
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清华大学设计学博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天津市工业设计协会个人会员,天津市设计学学会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独立设计师品牌d100+ 创立者;获得光华龙腾奖“中国服务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德国红点概念设计奖、EPDA欧洲设计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等国内外设计类奖项40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出版设计类专著/教材7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设计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纽约国际设计周等展览。

李艳波
北京相信未来科技有限公司CEO
15年新媒体经验。先后发起创办 36氪、设计癖,致力于帮助创业者把梦变现。其创办的设计癖目前累计用户 200 多万,曾服务宝马、戴森、杜邦、海尔、欧特克等多家知名品牌,是德国红点奖、iF 奖官方合作媒体;和清美、央美、国美、广美、同济、江大等设计院校有密切合作。

陈靖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孵化总监
用户体验设计师、汽车产品工程师。在用户需求挖掘、场景拓展、功能定义方面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创新精神,擅长把握设计创新、工艺质量、技术可行性的平衡。获得光华龙腾体验设计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奖、红点设计奖等。

郑德东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任设计系副主任;东南大学旅游与景观研究所所长
《雄安新区城市家具导则》编委会成员;江苏省照明电器协会文创灯光专委会主任;农业部社会促进司《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空间艺术价值重构研究》课题主持人;2020年主持完成农业部《“夜游经济”背景下打造良性叙事的乡村旅游夜间景观的对策研究》课题结题;2020年南京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库评审专家;2021年任江苏省照明学会理事;2022年荣任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2023年农业部乡村振兴定向课题主持人;2024江苏省人文社科年度重点课题主持人。

李省
亚洲设计周组委会会长兼董事长
北京林业大学、马来西亚林肯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生导师。主持与策划亚洲新锐艺术与设计大奖AVADA,亚洲城市文化国际海报展,东盟-中国设计融合峰会暨展览,服饰文化与数字时尚国际会议等项目。国际期刊《Design and Art Studies》执行主编。担任意大利A’ Design Award,欧洲产品设计奖,美国IDA设计奖,紫丁香创意设计奖等国内外知名设计赛事评委。受邀参加央视网、新华社、中国建博会等演讲与专访。

杨杰
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业设计中心设计总监
高级工业设计师,四川省工业设计专家智库专家,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照明电器协会设计专委会副会长。带领团队完成长安街、中南海精品步道灯产品设计和制作。是国内多个大型智慧路灯示范项目的产品设计开发者,包含武汉首个智慧路灯示范项目、成都市智慧绿道物联网杆项目、西安航天城智慧路灯、冬奥会、世警会、青岛上合峰会等大型项目。作品获IF奖、红星奖、阿拉丁神灯奖、金手指奖等奖项。

况宇翔
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民革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秘书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产品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设计奖(韩国)评委、K-design设计奖评委。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其它省级课题6项,出版著作1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批江西省虚拟仿真项目1项。

秦曾吉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秘书长
原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新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经理,荣获第十九届(2023)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提名、2019年IF设计奖等奖项,担任清华大学先进制造专委会成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上品极致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主任、HICOOL全球创业大赛文化创意赛道评委、紫丁香创意设计大赛评委、世界藤铁工艺之都杯工业设计大赛评委、中欧(洛阳)工业设计创新大赛特邀导师。

鲍良有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服装开发中心高级总监
2005年中国十佳版型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委员会首届执行委员,兼任教育部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东省服装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受聘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曾参与起草《针织运动服规格男女子》国家标准。其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好设计优胜奖、当代好设计金奖等。创新研发技术专利50余项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现商业产值50亿以上人民币。

郑伟
黑龙江大学教授,设计学科带头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委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艺术设计协会视觉传达分会会长,省创意设计产业协会咨询服务团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获得者,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系主任,曾设计第九届亚冬会志愿者徽章限量版全球发售。多次担任担任虎啸奖、金犊奖、中国好创意、大广赛等知名赛事评委。

冯祖光
北京化工大学校团委副书记 , 艺术与设计系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文旅协会文创分会副会长,北京市规划学会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专委会顾问。北京市科委“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专项——青年设计人才”,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聚焦艺术与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主持“艺术化合”创意实验室。个人作品多次获红点奖、缪斯奖等奖项,指导作品多次获得全国虚拟仿真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入选教育部、文旅部主办《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

丁智勇
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设计总监
包装设计特级技师、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主任。是最早将系统化的工业设计流程和模式带入包装设计板块的先行者,擅长跨领域材料工艺设计应用。长期服务于Google、华为、欧莱雅、比亚迪、大疆等各行业头部品牌产品包装设计研发项目。荣获Red-dot、IF、Muse、世界之星、中国之星、中国优秀工业设计、中包联-包装设计40年“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等数十项设计奖项;发表期刊论文8篇; 2020入选“广东设计青年百人榜”。

高力群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河北省工业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党员,河北省创新设计研究会副会长、京津冀设计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河北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先后指导学生获德国“红点至尊奖”等多个国际设计竞赛大奖。主持完成多项省级社科基金纵向课题、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编著规划教材一部,获国家专利20余项。荣获“河北省首届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河北省工业设计奖”概念组一等奖。参与中国工业设计奖初评、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终评等多项赛事评委。

张婷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中国流行色协会女科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设计河南”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编撰人。担任中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中国好创意大赛等项目评审专家。在CSSCI、EI、中文核心等发表32篇专业文章,主持了16项省部级和地厅级课题。带领学生团队获得红点、IF、中国好设计、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内外专业设计竞赛奖项共100余项。

钱晓松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类工效学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学育导师。聚焦于自动驾驶、智能产品领域相关的产品设计、人机交互及用户体验设计研究工作。设计作品获得Interior Motives Design Award、Motor Vehicle Innovation Design Award for Colleges in Asia、光华龙腾之星等设计奖项。在SCI、CSSCI、核心期刊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法国电信高校创新项目等纵向、横向课题项目;获批专利十余项;担任Transactions on Human-robot Interaction、SIGCHI、ChinaVR等学术期刊审稿人。